银保 7 月爆发:规模新单涨 100%,趸交新单激增 200%

在寿险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银保渠道在刚刚过去的 7 月创造了惊人业绩,成为行业关注焦点。随着预定利率的连续下调以及 “报行合一” 在全渠道的覆盖,寿险业面临巨大压力,业绩预期普遍悲观。然而,银保渠道却逆势上扬,迎来了 “史上最强 7 月”。


行业交流数据显示,此前处于负增长状态的银保渠道,在 2025 年 5 月起便开启了业绩增长的通道。到了 7 月,更是迎来爆发,单月新单保费同比增长超过 115%,达到约 850 亿的历史最高同月新单保费数据。这一成绩不仅扭转了今年以来银保新单的负增长局面,还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个险、中介渠道的新单业务缺口。


2025 年前 7 个月,银保新单保费已超 6100 亿,同比增长 6.4%,业务规模接近 2022 年和 2021 年同期水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个险渠道截至 2025 年 6 月,全年新单标保负增长幅度仍达两位数,多个单月负增长明显,整体下滑幅度可能超 15%;中介渠道在一季度新单减少 40%,二季度虽有好转,但仍大概率处于新单负增长状态。


单月趸交同比增长 233%,创历史同期之最

传统上,7 月并非银保业务旺季,2025 年 7 月单月银保新单保费环比虽下降近 9%,但同比业绩却极为突出。约 850 亿的单月新单保费,不仅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还远超 2023 年 “3.5% 利率切换末班车” 时约 550 亿的同期表现,甚至超过了 “中短存续” 时代最为疯狂的 2015 年同期水平,且这一成绩是在 “报行合一” 的调整压力下取得的。


7 月,银保期交新单以 50% 的同比增速完成了 379 亿的史上最好 7 月新单成绩,而银保趸交更是实现了约 233% 的环比增长,从去年同期约 144 亿飙升到 470 多亿,成为推动银保新单增长的关键力量。自 2024 年 “报行合一” 落地银保以来,渠道新单保费下滑明显,2024 年全年负增长达两位数,多数月份业绩不如 2023 年同期,仅在 2024 年 8 月预定利率 “3.0%” 下调切换窗口期出现单月高潮。进入 2025 年,前两个月银保负增长超 20%,但 3 月后趋势逆转,负增长迅速收窄,连续三月实现两位数增速,7 月更是实现超 100% 的同比正增长。银保趸交增速逐月上升,在经历年初的环比负增长后,从 3 月开始增速不断加快,5 - 7 月连续 3 个月环比增速大幅超过 100%,直至 7 月达到惊人的 233%,彻底扭转了下滑趋势,使银保渠道单月规模新单、期交、趸交均回归正增长。


“史上最强 8 月” 是否会再现?

回顾 2024 年,8 月初普通人身险预定利率确认 9 月从 3.0% 下调至 2.5% 后,寿险业迅速活跃,银保渠道结束连月负增长,8 月新单保费超 850 亿,较 2023 年同期增长率超 350%,创造了 “史上最强 8 月”。2025 年,预定利率下调确认时间提前,银保渠道发展势头更猛。尽管当前产品 “2.5%” 的利率水平不如去年的 “3.0%”,但在市场环境和客户心态影响下,利率切换时期的产品仍具吸引力。从价格因素看,“2.5%” 切换至 “2.0%” 的产品涨价幅度大于 “3.0%” 到 “2.5%”,再加上渠道推广力度和场景特性,8 月刷新历史成绩并非不可能。


银保渠道高速复苏与增长,主要得益于炒停售的 “传统艺能” 和外部刺激,放大了预定利率降低前业务高速增长的 “规律” 作用。自 2023 年以来,银保渠道保费分布受预定利率下调影响,打破传统业务规律,非营销旺季月份业绩因炒停售显著增长。2025 年 3 月起,银保单月新单重回正增长,主要是险企在分红险推广遇阻后,回归固收类产品,并以 “停售”“利率下调”“涨价” 等为卖点。2025 年险企多采用产品停售 “接力” 的营销方式,维持市场热度与客户关注,使利率调整成为预测业绩走向的重要因素。


银保的发展困境

银保渠道借助停售营销实现增长,虽符合市场行为逻辑,但也凸显出行业深层次问题。近年来,银保渠道评判标准不断变化,从 “做大做强” 到 “期交好、趸交坏”,再到 “做高价值率”“分红险好、固收产品坏”,导致无论业务起落都有多种解读。当前,分红险转型成为银保发展方向,但 2025 年银保渠道的增长却主要依赖固收产品与趸交形态,这种现状与评判标准的割裂,反映出行业在利率调整和 “报行合一” 深入推进下,业态变化剧烈且分歧加大。


从公司层面看,市场利率下行使许多公司面临投资匹配压力,更倾向接受趸交产品,银保业务对资本金依赖度增加。而期交业务受网点意愿影响大,激励方案至关重要,这导致银保形成规模对应资本金、期交对应营销费用的简单模式,距离真正的客户经营和价值经营仍有较大差距。在营销层面,“报行合一” 框架下销售人员收入减少,为维持银行渠道利益,拆银保外勤佣金补渠道手续费的现象普遍,导致 “小账” 泛滥。在此情况下,销售人员更依赖大单和趸交成交,使得银保交费期缩短,趸交大单 “薄利多销” 情况增多,这也解释了 2025 年趸交保费对渠道业绩的重要推动作用,且据业务一线人员反馈,分红险也多以趸交形态为主。


展望未来,8 月之后银保业务如何发展成为关键。是全力推进分红险转型,还是继续依赖炒停售策略,银保渠道面临艰难抉择。在行业变革的大背景下,银保渠道唯有 “顺势而为”,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