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5 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修订后的《保险公司资本保证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进一步规范保险公司资本保证金管理,维护保险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切实保护投保人利益。此次修订是自 2015 年原办法发布以来的首次重大调整,对保险行业资本管理有着深远影响。
2024 年,交强险作为机动车领域的基础性风险保障制度,在金融监管总局的指导下实现了 “覆盖面扩大、保障力增强、服务质效提升” 的阶段性目标。从最新披露的行业数据来看,交强险不仅在参保规模、保障金额等核心指标上实现稳步增长,更在重大灾害应对、社会稳定服务中持续发挥作用,同时也面临着承保亏损的现实挑战,折射出 “普惠保障” 与 “行业可持续” 平衡的深层命题。
在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的行业背景下,分红险正成为 2025 年寿险市场的 "核心主角"。尽管 9 月起分红险预定利率最高值从 2% 降至 1.75%,但上市险企中报数据显示,其分红险保费规模与渠道占比均实现大幅增长,且多家险企明确将分红险作为下半年主流产品,持续加大资源投入。这一看似矛盾的市场现象,背后是险企应对利率下行、优化负债结构的战略选择。
2025 年上半年,中国财险业交出了近五年同期最好的成绩单:行业综合成本率降至 96.61%,同比下降 1.27 个百分点,承保盈利空间显著扩大。但穿透数据表象可见,"增量靠非车、盈利靠车险" 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这一格局既折射出行业转型的成效,也暗藏中小险企的生存挑战。
当前,保险业正站在价值增长逻辑变革的关键节点。这一变革由两大核心因素驱动:一是主力客群需求的深刻变迁促使行业产品策略精准转向;二是 AI 浪潮引发的科技革命全面重塑行业格局。在这双重力量的交织推动下,保险业不仅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其在资本市场的长期配置价值也愈发凸显,新一轮增长周期蓄势待发。
随着新学期正式开启,孩子们正逐步迈入校园生活节奏,而家长们对孩子的保障规划更应同步启动、尽早落实。不少家长认为,开学初期事务繁杂,学平险投保可暂时搁置,待后续再办理,这种想法实则存在风险。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迭代在催生技术革新的同时,也伴随着市场洗牌的阵痛。近期哪吒汽车申请破产的消息再度将行业焦点引向退市车企的售后保障问题,其中车险续保难的困境尤为突出,折射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风险分配机制的深层矛盾。
在寿险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银保渠道在刚刚过去的 7 月创造了惊人业绩,成为行业关注焦点。随着预定利率的连续下调以及 “报行合一” 在全渠道的覆盖,寿险业面临巨大压力,业绩预期普遍悲观。然而,银保渠道却逆势上扬,迎来了 “史上最强 7 月”。
随着各上市险企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相继出炉,保险公司二季度车险相关数据也随之曝光。车险,作为与消费者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且在财险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险种,其动态一直备受各界瞩目。
截至今年 7 月中旬,已有 300 余家 A 股上市公司披露董责险投保计划,市场渗透率加速逼近 30%,相较于 2019 年不足 8% 的水平,增长态势明显。这一变化,标志着董责险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随着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密集披露,非上市财险公司上半年业绩图谱正式浮出水面。据不完全统计,76 家非上市财险机构上半年合计实现保费收入近 2600 亿元,净利润突破 90 亿元,在多重积极因素驱动下,行业呈现 "保费分层加剧、盈利韧性凸显" 的鲜明特征。
2024年4月,受南海西南暖湿气流持续加强影响,广州地区持续出现强对流天气,多地发布暴雨预警信号。4月27日下午,广州市增城区出现多轮暴雨及冰雹。截至28日中午,增城区出现29处积水,部分农作物受到损害,多个设施农业企业种植大棚、生产车间被本轮冰雹暴雨袭击,受灾严重。
2025 年二季度,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定格在 1.99%,这一数字标志着中国人身险行业正式迈入 "1 时代",创下 1997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随着 8 月 31 日新旧产品切换大限临近,这场时隔两年多的第三次预定利率下调,正在重塑保险业的生存逻辑。
请大家牢记如下“关键词”,守护自己的钱财安全。
对于“一老一少”群体日常应该提防哪些骗局?又该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让我们跟着开心树一起了解这些小知识。
进入 2025 年以来,保险资金在二级市场的大手笔举牌,再次成为资本圈的焦点。
好消息!2025年3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5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决定自3月31日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直接按实际费用结算,让看病更省心!
金融黑产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消费者必须提高警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防范保单诈骗风险!
近期,保险市场再度迎来重大变动 —— 人身险预定利率即将迎来新一轮下调。随着 8 月 31 日 2.5% 预定利率产品停售大限临近,保险行业正加速进入 "低利率时代",产品结构与市场格局也将随之重塑。
惠民保市场正迎来结构性变革。
保险的本质是集合众多面临相同风险的个体,通过缴纳保费的方式,建立起一个风险共担的资金池。
选择阳光农业保险,选择省心与安心,我们始终坚信,保险不仅是一份保障,更是一份责任,每一个环节都只为让您体验“有温度的保险服务”
在稳经济、稳外贸的大背景下,财产保险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财险公司也在积极探索高质量转型之路。今年一季度,财险市场成绩如何?业务结构又有哪些新变化?
从航运保险费率翻倍到险资配置转向防御,从产品定价模型革新到需求市场分化,保险业正经历着地缘冲突带来的全方位冲击。
在日常生活里,你是否也常陷入这般困扰?聚会前,在衣柜前纠结许久,怕穿着不合群;工作时,反复揣摩领导话语,担心方案不被认可;面对他人请求,即便不情愿也硬着头皮答应,事后独自懊恼。夜深了,还在回想白天的种种,陷入自我拉扯。
你在生活中是否遇过这种情况:朋友突然找你,说想借你的医保卡用用。听起来好像只是帮个小忙,但你知道吗?某种程度上来说,医保卡比身份证还重要,乱借可是违法的哦!
在资本市场构建 “长钱长投” 制度环境的进程中,保险资金作为重要的中长期资金力量,正以更积极的姿态布局权益市场。
2025 年 4 月 25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引发保险市场震动。此次新规直击万能险核心机制,允许下调最低保证利率、禁止开发五年期以下产品等重磅举措,不仅重塑行业格局,更让消费者陷入纠结:万能险的 “万能” 光环是否褪色?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抉择?
尽管董责险在我国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但作为一种从美国引入的舶来险种,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人们对医疗保障的需求日益增长,健康险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4 年,中国保险行业迎来了一个关键转折点。《2024 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线上购险率已攀升至 78%,与线下渠道的 79% 仅一步之遥,行业格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重构。这场由技术驱动、消费习惯变迁引发的变革,不仅改写了保险消费的路径,更预示着一个 “保险 + 科技 + 服务” 的全新时代正在到来。一、线上线下并驾齐驱:消费场景的结构性迁移从数据来看,线上渠道的崛起呈现出鲜明的代际特征与地域渗透力。以 “95 后” 为代表的 20-30 岁年轻群体,线上购险率高达 84%,这一数字背后是数字原住民对 “线上自主决策” 模式的深度认同。他们习惯通过互联网完成从产品对比、方案设计...
对于车主而言,在享受新能源车价下探红利的同时,也需要以更理性的视角看待车险成本,共同推动这个年轻市场走向规范。
适合中小型商铺的保险方案
报价需要什么资料呢?看过来!